ArticleFeatureGames

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 銷量暴死!PS5獨佔真是關鍵原因?

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 銷量暴死!PS5獨佔真是關鍵原因?

不是很多人會坦白說的事: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 和 PS5 獨佔已是風光不再。而且還不止如此……

首周賣 26 萬都算暴死?別急,繼續看下去……
首周賣 26 萬都算暴死?別急,繼續看下去……

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 銷量暴死!
PS5獨佔是關鍵原因?

這是一篇半專業半個人感想超級長文,當中涉及大量資訊,但我還是希望分享一下。

寫在3月18日。三個星期都過去了,被 Sony 寄予厚望的獨佔作《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最終也稱得上是失敗了,考慮到 Sony 為了宣傳本作出動到的超大力度,還包括動用到他們的音樂部門,去首度遊戲主題曲能登陸在「THE FIRST TAKE」與遊戲跨界合作,然而作為JRPG最大市場,首周日本本土銷量竟不到 27 萬,第二周銷量還要賣輸給香草社的全新 IP 及極冷門遊戲題材作品《聖獸之王》,賣了三周在日本的實體版加起來連 30 萬都不到,並且見到無論 Square Enix 還是 PlayStation 都似乎已經開始冷處理,將宣傳推給另外兩款獨佔:Team Ninja的《浪人崛起》及高調賣女體的《劍星》(那之前事事都搞政治正確是貪得意的嗎?)這個結果,作為一個「FF7粉」,在眾多系列作中也認為 FF7 是水準最高的一部,也只能說十分唏噓。一是覺得原來 FF7 都已經是「廢老系列」了,二是對遊戲很大可能是因為 PS5 獨佔影響結果有點遺撼。但事實真的如此?這件事放下誠見身段,似乎還是可以好好講得通、還是可以面對現實的…?

一再重複的賣女也只讓Tifa淪為了色情網站影片排榜首的遊戲角色
一再重複的賣女也只讓Tifa淪為了色情網站影片排榜首的遊戲角色

第一,我們先來看看一大堆資料

首周銷量是有一定代表性的。《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在日本的首周銷量是 262,656 萬,說「不到27萬」也是很粉飾太平,皆因第二周僅賣了 24,482 隻,第三周更只有 11,497 ,能有谷底反彈的可能性實在不大。作為參考,前作在 PS4 上推出的《FINAL FANTASY VII REMAKE》首周是 70 萬。我刻意提起 PS4,你以為我會想說銷量差距是因為目前 PS5 還不夠 PS4 普及吧?錯了,雖然 Sony 才剛剛公開「戴頭盔」將今年 PS5 銷量預測由 2,500 萬下調至 2,100 萬,然而也別忘了, PS5 絕對是名乎其實的家用機皇者(實在不能計 Switch,任天堂本身就有 bug),去年 Sony 官方新聞稿已宣佈了 PS5 全球銷量突破了 5,000 萬台,個人估計肯定是大比數拋離連出貨數字都「不敢公佈」的 Xbox--作為參考,2月份官方表示 Xbox Game Pass 的訂閱人數是 3,400 萬,所以我們也許可以大概估計到 Xbox 的銷量?--不過!有趣的「不過」要來了,同樣是 PS5 獨佔、同樣是 FF,還有同樣動用全力做宣傳,甚至玩起「相信吉田」網絡梗的《FINAL FANTASY XVI》,首周銷量是 33 萬。嗯,是的,沒有藉口了。

截至第三周,30萬都不到…
截至第三周,30萬都不到…

---沒藉口?誰說的?日本本土的首周銷量只算實體版,能作準嗎?個人認為的確是不能作準的,始終時代變了,特別是疫情之後,很多人都習慣了買下載版本,包括筆者在內已經很久沒買實體碟了,更何況為了推薦《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還有幾乎是買新送舊的「REMAKE+REBIRTH」下載版,比買實體絕對是吸引得多。不過、又是一個有趣的「不過」,我們如果再看一看那時的《FINAL FANTASY XVI》,雖說首周銷量只有 33 萬,但一周之後,Square Enix 便已發出新聞稿,表示遊戲已賣了 300 萬,足足是十倍之多!雖然當時他們也特別注明了,是「包括實體出貨量和數位下載銷售量」--不管你是否知道當中的詭異,我也要告訴你出貨量不等於銷量,像股價已經去到 USD420 的微軟,相信要搞這套數字遊戲的話,要一款獨佔作的出貨量達到一億也可以--但重點是這個行為的背後、這個行為的態度,最少官方還是希望「唱好」、亦有信心可以賣到這個銷量的,又不是微軟般有用不盡的錢,出貨也要錢的呀,又何必做數做到十倍咁大呢?有道理吧?所以大家想一想,今次是已經三周過去了,包括官方在內已經沒有人再提起《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收利益拍攻略影片(?)的 Youtuber 都已經開始了《浪人崛起》逃課攻略/新手十大知識,也不說在此前的攻略片其實早已被《聖獸之王》佔領……

早就說過《聖獸之王》會是今年黑馬,最終沒有令人失望
早就說過《聖獸之王》會是今年黑馬,最終沒有令人失望

題外話。《聖獸之王》是最近人氣最狂的遊戲,全平台上架,但日本首周卻僅僅賣了 7 萬多套,依照日本新聞報導,最大原因是開發商本身對本作沒有太大期望,所以預計發行量稀少,令此作在發售日當天就已即時進入了完賣狀態,至今仍未正常,各網路商店的下載版亦佔據榜首,很明顯就是無法入手實體版的玩家退而求其次了。

一直關心Xbox是不是白做的朋友,根據微軟第四季財務報告,可見它們一季還增長了5%。放心好了。
一直關心Xbox是不是白做的朋友,根據微軟第四季財務報告,可見它們一季還增長了5%,新一季FY24 Q2的報告,營收更是超越了Windows,所以放心好了。

第二, Sony 和 FF 的互利共生關係還有用嗎?

在較早前的「動視暴雪收購案」中,曾有外媒曝光過一份「永久禁止登上 Xbox 平台」名單,當中除了明顯有 PlayStation 合作開發的《血源詛咒》外,連《FINAL FANTASY VII REMAKE》及《FINAL FANTASY XVI》都在名單上面,因此 Xbox 的用家也很大機會,不必對《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有任何期待,簡單來說大家只能在 PS5 玩到,否則就只能等 PC 版本了。另外有件事也許大家不知道,或應該說是從未真正理解過,就是「FF」其實在全球從來都不算是太強的系列,只說日本本土,舊版《FF7》賣到接近 400 萬已是定調(全球破1,400萬),之後從來未有系列作能有這成續,比較好的其實已經是口碑不怎麼好的《FF16》,在日本本土賣了超過 100 萬隻,這也許和很多人的「幻想」很不一樣對吧?再給你一些參考,就像當年人人都說爆死、垃圾、半成品、炒晒車的《Cyberpunk 2077》,就算歡迎退款、就算 PSN 單方面將遊戲下架,但其實早早就賣超過 1,000 萬隻,目前更是朝著 3,000 萬進發中。

Cyberpunk: Edgerunners 更是現象級動畫,一套動畫讓遊戲話題及銷量均大幅上昇
Cyberpunk: Edgerunners 更是現象級動畫,一套動畫讓遊戲話題及銷量均大幅上昇

想當然,Sony 在當年如何利用 FF7 將任天堂和世嘉打下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因此他們堅決要買起了 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 的限時獨佔。一方面,當然是有這革命情感和歷史意義,像是記者本人有多愛跨平台,也很難接受在 PS 以外的平台玩「FF7」(當年元祖版其實也有PC國際版,畫面更好但我也堅決不試) ,另一方面,也想再度利用這條方程式去帶動主機銷量,也是絕對不難理解。問題就是,Sony 想借《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帶動主機銷量的戰略又是否成功?這裡只給大家一些數字,大家先自行思考: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 首周發行時,PlayStation 5 兩種機型合計銷售出 48,067 台、第二周則是合計銷售出 39,064 台。而在《人中之龍8》發售那周,PS5 合計銷售也超過 4 萬台,換句話說,合理估計就是數字上沒有很明顯的因為 FF7 而有很大改變,PS5 銷量是一直穩定。

所以,「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 銷量暴死!PS5獨佔真是關鍵原因?」純料個人答案--否。不能不接受現實,「FINAL FANTASY」這個名字早已是明日黃花。但是!賣不好不代表它沒有價值,相反,它作為「遊戲品牌」,特別是代表著「日本RPG」的名字,其品牌價值遠遠超過了遊戲本體。然而這也不在本文想討論的部份,所以就此收筆。

本人並非FF haters,然而寫這些東西很易讓人誤會,畢竟在香港,似乎「只有唱好才是真愛」,台灣也有「摸摸鼻子不然超派鐵拳」文化。然而在reddit上看到相關討論中有一個和我想法相似的留言,不copy and paste了,直接分享。
本人並非FF haters,然而寫這些東西很易讓人誤會,畢竟在香港,似乎「只有唱好才是真愛」,台灣也有「摸摸鼻子不然超派鐵拳」文化。然而在reddit上看到相關討論中有一個和我想法相似的留言,不copy and paste了,直接分享。

說些題外話:為何平庸的遊戲還會受到媒體吹捧?

FF16 平庸到令人無話可說,但是,「相信吉田」向來是愈改愈好玩,等DLC後再體驗吧。
FF16 平庸到令人無話可說,但是,「相信吉田」向來是愈改愈好玩,等DLC後再體驗吧。

最後,作為媒體想告訴大家,我們不少遊戲都是由廠商提供的,這也是所有媒體的情況。而不少備受愛戴的媒體更不會只有「免費game」如此單純,畢竟合法的利益輸送就是社會共識。話說台灣不少媒體多年來都是又差又低質,不少更有政治背景會在關鍵時刻帶風向,因此台灣鄉民們近年也終於開始搞起了所謂「媒體識讀」,有智慧的民眾在看新聞看文章時,都不再只是盲目接收,會開始思考所有報導的背後是否有奇奇怪怪的地方。當你下次再見到有些遊戲例如《FF16》,上架前首發後個個讚到飛天,甚麼人生必玩、史上最強、相信吉田之類,然後媒體評價全部好評,但不到幾個月或當《FINAL FANTASY VII REBIRTH》成績更差時,又突然見到個個大改口風開始說是因為《FF16》太垃圾影響口碑有的沒的,你開始要學習笑一笑,並開始懷疑這一切背後是不是都有利益--記住,不一定只有「金錢」才算是利益。

About Author

人人叫做男神,實情是人人當傻仔恥笑,唯有自己加個「偽」字在前當自抽。冇寫嘢好耐,但又好中意寫嘢,專頁:www.facebook.com/dd7nam